第(2/3)页 “下官之所以这么说,主要有以下几个理由: 其一,按照方相所说,推行考成法,必然需要大量为人正直,能够秉公执法的御史。 可是据下官所知,都察院的御史不过几十人,压根无力承担如此庞大的工作量,若是在短时间内招募一批......先不说没有这么多的士子,就说他们的品行也未必能够担当此重任。 其二,方才方相说,岁有考,月有稽,若是能推行起来,必定也但是有利于百姓,有利于朝廷,只是此事交由吏部、都察院以及周国都察院,下官认为有所不妥。 那周国都察院,为何能考察我大乾的官吏,于情于理,皆不合适,再者说,周国的御史对我大乾的官吏怀恨在心者不在少数,若是他们挟私报复,又该如何? 其三,方相说信赏必罚,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却是未必,只因许多事情并非是一时之祸,而是长年累月积累的祸端。 就比如说,某地的府库有亏空,这亏空是几任的知府积累下来的,总不能算在现任的知府头上,若是因为无法填补庞大的亏空,而处罚现任的知府,只怕用不到多久,各地的官吏都会请辞。” 不得不说,这个礼部主事还算有几分能耐。 在完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,竟然能针对方修的考成法,提出如此多的问题,而且其中还有一两个问题直指关键! 方修看向他,眸子里露出几分赞许,道: “你说的很好,你提出的一些问题,本相和陛下也曾想过,如今也都已经指定了应对之法,比如人手短缺的问题...... 考成法并非现在就要施行,而是从这一次的京察和大计结束后,逐步开始施行! 现有的人手,勉强能够支撑,入秋后,陛下会开一次恩科,选拔人才,这一批人才中品德较好的就会补充进都察院。 明天和后年,陛下会再开恩科,一连三年的恩科,不出意外能缓解用人之急,除此之外,监察之事也并非全要御史去办。 本相已经制定好一些规矩,让下属的官吏也能检举自己的上官,如此一来,又可缓解都察院的压力。 你说的第二条,让周国的官吏考察我大乾的百官,于情于理不和......这几日,陛下会派出使者与周国女帝商议,签订盟约。 从今以后,我大乾便与周国休戚与共,周国都察院的官吏可以监察我大乾的官吏,我大乾都察院的官吏同样可以监察周国的官吏,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,密不可分。 至于赏罚的问题,本相已经令海瑞指定出详细的标准,你方才举的例子,也在其中,如何处置,到时候你自会知道。” 此话一出。 奉天殿又陷入热烈的议论中。 这一次,大家的注意力更多的放在了“与周国签订契约”“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”“休戚与共”上面。 毫无疑问,方相这么做,是为了将来吞并周国打下基础。 就是不知道,周国上下会不会极力的反对。 片刻后。 百官渐渐安静下来。 方修环视一周,问道:“关于考成法,你们可还有什么要说的?” 百官面面相觑,皆是沉默。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。 他们已经看的很清楚。 方相和陛下是铁了心要推行考成法,这压根也不是他们能够阻拦的。 见无人说话。 方修脸上露出和煦的笑容,道: “既然如此,这件事情便这么定了,考成法具体施行的日子,本相再与陛下商议,京察结束后,再告知你们! 如今最重要的事,一是京察和大计,二是恩科,三是盟约,希望有司衙门的官吏能办好这三件事,不要让陛下失望!” “臣等必不负陛下与方相厚望!” 百官躬身行礼,齐声道。 方修和小女帝互相对视一眼,没再说话。 与此同时。 宫女尖利的声音响起。 “退朝!” ............ 养心殿。 一袭龙袍的小女帝坐在龙椅上,斜睨着方修,没好气道:“你刚才在百官面前胡言乱语些什么。” 方修一脸懵,问道:“臣胡言乱语些什么了?” 武明空羞恼道:“你方才说什么与朕彻夜长谈,商议出考成法,难道不是在胡言乱语?” 方修眉头一挑,道:“臣说得难道不是事实,陛下这段日子难道不曾与臣彻夜长谈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