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五十八章 没有合适的合作对象-《1995之未来不是梦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从土地整理、耕整、播种、田间管理、收获、秸秆处理、粮食烘干等每一个环节上,所需要的机械设备,都得慢慢拿出来。

    当然了,这会儿还没必要玩那些高大上的。

    什么智能、全自动、替代人工作业啥的,统统不需要考虑。

    国内也不缺劳动力,只需要节省大量繁重的人力工作,对于当前来说,其实就已经足够了。

    还是那句话,什么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的,总要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嘛。

    再说了,中平市的这些个围绕实验学校而选择的帮扶试点,也毕竟范围有限。

    陈哲只是想立起一个标杆,让大家亲眼见证一下,农业机械化是可以普及的,这就可以了。

    而剩下的事情,也根本就用不着他去推动,多的是人会去主动做呢。

    这就是标杆的作用以及影响力了。

    所以,他完全可以忽略这个方面,只需要花一到两年的时间,先把这种模式给做起来,目的也就达到了。

    杨若当然看得出来陈哲的轻描淡写之余的认真,却没有直接点破。

    而是轻轻安慰了一句,“其实不用过于着急的,我们还有的是时间,也有的是精力,去慢慢做好的。”

    陈哲就笑了笑,“放心吧,我也不是那种喜欢给自己施加压力的人,懂得张弛有度的道理。”

    他其实考虑的最多的,不是设计、技术、生产制造工艺什么的。

    这些东西他不缺,只要拉着工业学院的一大帮子学生打个辅助,很轻易的,就能完成从设计到生产加工的过程。

    他最愁的,反而是找哪家单位去合作。

    反正他是不想再让九天科技去涉足这个领域了,那样的话,以后的公司体量,可就真的太招仇恨了。

    那么,其实可供选择的目标,也就很简单了,无非也就是机械厂、农机公司等有限的几个单位。

    但是,对于这些单位,他打心底是不想和对方沾边儿的。

    管理制度上的人浮于事,工作效率上的拖沓低下,质量管控上的将就和不严谨,这些都是他极度反感的。

    作为一个搞科研的,最看不起的,就是这种粗心大意。

    所以,他很不想和这样的单位或者企业合作,躲着走都来不及呢。

    看来,还是得请老丈人指点迷津啊!

    都说家有一老,如有一宝。

    杨毅忠虽然不老,但却绝对是宝中之宝,还是很能打的那种……


    第(3/3)页